新散文 《堕落之都》
你还有梦想吗?说起梦想,结合而今的现状!诚然有些讽刺了。
我曾经信仰着那么一句话:“心若没有栖息之地,到哪儿都是流浪”,这些年,我似无依的孤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,似经年苦旅的纤夫于他乡醉生梦死。
也曾向往着温柔乡里的安乐,向往着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撒下阳台。我揽卷长思着前人的睿智成果,品一茗香,喝一盅酒,看前人年少离乡老大回,思朝代衰亡无常更替。
只是梦想,它是虚幻的,现实是它的利刃。
也曾无数回的梦过,梦的翅膀几经折断。
我曾经无数次的幻想着自己穿上白大褂时的场景,戴着个四四方方的眼镜,剪个微短的发型,自信的站在患者的面前,拍着胸脯骄傲的对他们说:“嗨,朋友,相信我”。
可是现实一下子的便来到了我身旁,像讨债者一般对我穷追不舍。高考那年,我对家人说:“我要当个对社会有用的医生”。待到填志愿那会儿,现实讽刺的在我耳畔甜蜜的说:“亲爱的,文科不能报临床专业”。那一刻,我没有愤怒。我确定,那是一种对现实的屈服亦是对现实无能为力的反应。
工作时,梦想是高高飞翔在天空的纸鸢,手指缠绕着线,而它却断在了半空中。我仰天长叹,看着它熬翔,却已经不在属于自己,低下头来,默默感伤。
或者说,那段时间是无梦想可谈的。处在人们漠似梦想的环境,它便失去了生命的活力,也许它曾拼命地反抗过,却还是惊不起一丝波纹。
而今的我,仿佛脱离了苦海的煎熬,连同过去的回忆也一并抛却。可是,每一段时光都是经历,都应该被善待,尽管,它并不美丽。
“钱”这个词,于我而言,太过沉重。倘若说那时候有梦想,那它一定是对金钱狂热的追求。为了金钱,习惯了跟客人讨价还价。为了金钱,脸上戴起了厚厚的面具。讽刺的是,戴久了“待人接物”的面具,却渐进的丢失了最初的本真。灵魂像是被魔鬼勾了去,我仅剩下一具空的躯体。我习惯了这样的活着,似痛,却失去了感觉。
予我记忆最深的,应该是每一天的彷徨与失落吧。每一天醒来,踩上脚踏车。紧接着,便是茫然的工作。没有生意时,迷恋上了手机,疯狂的追剧。试图以此来填满空洞的时间。讽刺的是,我明明知道自己在逃避现实,却还是那么义无反顾。我害怕突然闭上眼睛的那种心境,那是一种自卑,那是一种对于生活无奈的状态。于是想尽法子地填满时间的空虚,这是一种精神的自我麻醉,亦是人性的懦弱之处。
再高考,对于这个决定,无论如何,我是无悔的。然而,现实无处不在,我习惯了它的存在。这些年来,于我心中,它已然成为了一位默默跟随在我身旁的旧友。
它教会了我知足、快乐与阔达。犹记得延参法师在《宽怀人生》这本书中说:“快乐要有一颗知足的心,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”。我喜欢这样的心境。
也曾梦想着学个文学类的专业,然后与萧红阔谈《生死场》,与沈从文一起追忆湘西,渡一会儿翠那艘古老的船,看一看她那秀色可餐的容颜,亦或是细细品着张成志的《黑骏马》,再与巴尔扎克探索《从地球到月球》的奥秘。只是“老朋友”又把行政学这个专业分配给了我,而我亦然安然地接受了它给予的一切。
然而,大学给我带来的感受仍是深刻的。临行时,朋友曾言:“大学的安逸环境足够让一个好学生堕落”,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先例,而是多得让我们不敢去反思,网络游戏就这般现实的来到我们的手边,不能说玩游戏的人就是堕落,但一天天的与游戏接触,这足以让我们去反思了。然而,会反思的人又有几个?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太过于强大。也许,你未堕落。也许,你这样走向堕落之都。
传统观念里,大家都普遍认为大学生活是轻松的,那一定是受过高考鞭策的人所具有的思想,尽管大学的课程相对少了些,考试将不再那么频繁。可是我们仍面临着期末挂科的压力。
这个年纪,我们不只是承受着大学考试的压力,我们面临的将是四年之后的工作问题。
而对于工作,只能说“你现在所想的,等到那一刻到来时,原来曾经的认为也只能是认为而已”,凡事也只有自己的经历,方知“原来前人说的都对”。
可是我依然迷茫,学着理论知识的我,不知道未来四年我能做什么,这诚然是致命打击的。
日子一天天的逝去!曾经我们说要做的,而今都没有做到。这还是你向往的生活吗?
堕落之际,且去一下图书馆,我喜欢那般安静的环境。迷失许久,它仿佛给了我救赎的机会。沏一杯热茶,在寂寥的午后,揽着前人的书籍,游行在他们的脑海,感受着文字的魅力。
青春尚好,仅愿不负初心,你堕落了吗?愿你在这一段时光里,做你想做的,你若无悔,便是值得。
青春,以此迈开了步伐,迎着光,少年奔跑在最初的行道上,缓缓转身,微笑依然,愿你无悔,敬你执着,迈开脚步,去追寻梦里的楼兰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致自己
2017.11.29